首  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依申请公开

                            在线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流程   政府信息公开受理机构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下载  
|

监督保障机制

索引号: 000014349/2017-00581 公开责任部门: 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17-02-17
公开类别: 信息有效性:
内容概述:
备注:
丁文禄:在2017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7年02月17日 来源:山西省粮食局

丁文禄:在2017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奋发进取 担当作为
加快推进山西粮食流通转型创新
——在全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丁文禄
(2017年2月16 日)
 

同志们: 
    经省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两会”部署,总结2016年工作,分析研判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17年工作。刚才,马珩同志传达了楼阳生省长、郭迎光副省长对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批示,体现了省政府领导同志对粮食流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2016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全省粮食流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巨大鼓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开拓进取,2016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来,全省粮食系统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真抓实干,打基础、谋长远、解难题、树正气,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加强宏观调控,粮食保供稳市水平有了新提升。
    购销任务圆满完成。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加强市场调研和形势研判,积极协调落实粮食收购资金政策,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落实收购资金152.77亿元,落实收购仓容46亿斤,确保了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全年收购粮食137.9亿斤,销售粮食189.4亿斤,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保供稳市规范有序。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我省新增7亿斤地方储备粮任务,清理规范77个县8.97亿斤县级调控粮,夯实市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强化了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修订《山西省粮食应急预案》,开展了粮食应急演练,全省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应急加工、应急配送中心分别达到1557个、128个、101个;建立省、市、县价格监测点234个,巩固并完善80个省级粮食价格监测直报点,提高了粮食应急保障和市场监测预警能力。圆满完成军粮供应任务。开展“中国粮企山西行”活动,成功举办2016山西粮食(杂粮、玉米)产销衔接会,签约粮油购销总量125.1亿斤。惠民服务有效提升。出台“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指导意见,对晋中、阳泉两市“放心粮油”经销店进行质量抽检。太原市“流动粮店、平价粮店”平台深受消费者欢迎。组织开展节假日和夏秋粮收购市场专项检查,累计检查1926次,出动7070人次,查处违规行为553例,维护了粮食市场秩序。
    (二)实施“粮安工程”,粮食流通能力迈上新台阶。
    规划纲要引领。依托国家粮科院专家,集各方智慧,编制“十三五”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纲要、粮安工程规划、粮食产业发展规划、粮食仓储物流规划、粮食信息化规划等“1+4”发展规划,其中“粮安规划”列入省政府64个专项规划,科学制定了“十三五”我省粮食流通发展战略。各市从实际出发认真对接落实,完成了配套规划的制定。夯实流通基础。投资3亿元,推进8.3亿斤仓容新建粮库项目。落实2.12亿元,对223个“危仓老库”项目进行了维修改造。落实资金6641万元,对17个军供网点进行了功能改造提升。投资1350万元,为2.7万个农户配置了标准化储粮装具。投资2410万元,对太原等5个市和省质监中心的检测能力进行了提升。大同市粮食质检中心通过国家考核验收,至此,我省11个市质检站全部纳入国家粮食质监体系。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全省粮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完成了规划编制、标准设计和前期准备。提升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建立储备粮管理责任清单和岗位责任制。对全省511个库点、79.74亿斤库存粮食开展库存检查和质量抽查。组织全省秋季储粮安全大检查和省级抽查,开展粮食质量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落实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完成全省仓容专项调查。开展粮食系统安全生产消防演练和粮食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
     (三)加大落实力度,粮食安全责任得到新加强。
    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郭迎光副省长任组长,15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出台《山西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纳入省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体系。省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我省在全国率先分解下达市级考核任务。各市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严抓落实,形成了省考市、市考县的分层考核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明确工作责任,强化推进措施,有力推动了各项考核任务的落实。
    (四)创新发展思路,粮食产业经济取得新进展。
    聚焦粮食产业发展。认真调研,起草《关于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政府已印发各市执行,为我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发展目标、重点和路径更加明晰。建立产业发展项目库,成立了主食产业化协调和自律组织。山西杂粮交易网、“美淘村”、“饭中有豆”等一批电商平台上线运行,山西吕梁山杂粮交易中心挂牌成立。成功举办了“2016山西优质杂粮玉米产品展销会”;忻州、吕梁等市参加了2016北京农博会,推介了我省优质杂粮产品;朔州市平鲁区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红山荞麦之乡”称号;山西杂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提升。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101户民营企业和粮食经纪人参与政策性粮食购销业务,经营量10.19亿斤,投入资金8.07亿元。支持山西晋粮植物油库等6个储备企业吸纳社会资本3069万元,建立了股份制经营企业。主导山西粮食物流中心与民营企业组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盘活现有仓储资源,解决了省粮食物流中心职工长期待岗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264家粮企减负4698万元。认真落实“两包三到”要求,扎实开展驻村帮扶。推进杂粮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省局在全省干部驻村精准帮扶推进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山西电视台对省局派驻永和县扶贫的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强化自身建设,粮食事业发展呈现新局面。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现党建工作和粮食流通工作“五同步”。按照“靠理想感召、靠发展凝聚、靠制度规范、靠纪律约束”的“四靠”要求,推进班子队伍建设。开展“热爱粮食岗位、敬畏粮食安全、振兴粮食事业”共产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明显。省委组织部对省局坚持“四靠”要求、突出行业特色、注重党建实效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山西日报》、《党的生活》、《山西组织工作》等媒体和刊物相继进行了报道。扎实推进依法治粮。制定全省粮食行业“七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要点。重新梳理了行政权力“两清单、两张图”,出台《山西省粮食局粮食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制定并在网上公布了随机抽查事项工作细则、清单以及名录库。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干部在线教育学习,与山西大学联合开展了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与省委组织部共同举办了全省贯彻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暨粮食产业经济研讨班,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深入推进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我省球形仓储粮、石洞仓生态储粮、绿色充氮气调储粮三项技术,在全国绿色储粮技术交流会上作了典型交流。杂粮营养成分测定等技术成果在全国粮食科技成果转化会上做了推广。在中国技能大赛第四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我省两名选手获得了粮油保管员职业个人三等奖,省局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实现奖牌零突破。目前,全系统干部职工精气神得到提升,正向激励不断加强,呈现出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同志们,2016年工作成绩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粮食系统服务大局、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粮食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粮食工作的各级领导、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粮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形势、主动作为,找准粮食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坐标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我省经济形势作了科学精辟的阐述。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对形势的判断上来,深入分析研究粮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这是我们做好今年粮食工作的前提。
    从生产看,粮食品种结构亟待优化。一是结构不优,玉米高产量与低效益并存。玉米是我省的主要粮食品种,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2016年玉米价格下降,严重影响了种粮农民的收益。二是优质特色粮食基地少,规模小。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我省农业的出路不在大而在特,不在规模而在功能”,为山西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省功能粮食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落后,优质小麦、杂粮等品种供给不足,特色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如何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升级,有效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是我们粮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消费看,粮食供给结构亟需加快升级。突出表现为优质粮油产品的消费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粮食市场低端“大路货”多、高端精品名牌少。我省粮食加工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缺乏在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面粉消费市场80%是外来产品。杂粮是我省的特色优势,但目前杂粮产业链条短,加工粗放,无论从生产规模、加工能力还是市场占有率上都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面向省内外粮食消费市场,做优做特做大做强我省的粮食品牌,提升品牌在省内外的扩散和聚合效应,满足广大消费者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是我们粮食部门的新使命。
    从流通看,流通的现代化程度亟需提升。我省粮食流通方式粗放,“千人一面”、“万人一米”,与柔性精准流通方式距离甚远。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低,现代物流发展滞后,物流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流通效率低。粮食应急能力不强,全省面粉加工开工率仅达20%。粮食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粮食产后服务落后,损失浪费严重。农民售粮交易方式落后,运用互联网、物联网销售粮食产品尚处于起步状态。加快提升我省粮食流通现代化能力,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风险,是摆在我们粮食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从产业看,粮食加工转化的短板亟需补齐。我省粮食产业化水平低,落后产能过剩与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名牌产品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分品种看,玉米精深加工企业运行困难;小麦粉加工以普通面粉为主,专用粉产量仅占面粉产量的6.9%,营养强化粉产量仅占1.3%,市场竞争力不强;杂粮初加工约占杂粮产量的15%,除农民自用外,67%作为原料调往省外。2015年全省粮食加工企业总产值176.1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 %,在全国排25位;粮油工业总产能713万吨,在全国排21位。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是我们山西粮食需要努力补齐的短板。
    从体制机制看,改革创新步伐亟需加快。主要表现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滞后,民营企业发展乏力,体制机制不活,创新步伐不快,整个行业活力不足;与市场化改革相配套的调控体系、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产业发展缺乏大项目、新要素新动能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系统内少数干部中仍存在不愿为、不敢为、不善为现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增强活力,这些是摆在我们粮食系统面前的首要任务。
    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粮食流通工作,需要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进一步从僵化的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真抓实干、顽强拼搏的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创新之路,实现全行业浴火重生。
    一是由政策依赖思维向市场化思维转型。粮食市场化改革到今天,我们仍然有一些地方和企业只盯着政策性业务,导致事越来越少,摊子越来越小,为广大农民和消费者服务的意识及手段越来越弱化。我们要做好全社会的粮食宏观调控管理,必须适应粮食供需结构变化的新形势,要有把握粮食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大视野、大格局,统筹好国内外粮食资源和市场,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勇立市场潮头,在稳市场、保安全、强能力、促发展上担当作为。
    二是由管国有粮食企业向全社会粮食管理转型。当前,多元主体参与、全社会充分竞争的粮食市场基本形成。我们的管理触角必须从管系统,向全社会、全产业延伸拓展,扎实履行粮食部门“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职责使命。
    三是由审批管理为主向监管服务转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效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一系列措施落地生根。要提升行政审批效能,走下去监管,扑下身子调研,面对面指导,心贴心服务。要切实把重点放在监管和服务上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采取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确保储粮安全、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在产后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政策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上展示作为,做出成效。
    四是由收原粮卖原粮向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转型。针对粮食总量矛盾向结构性矛盾的转变,由过去生产决定消费的产业结构要逐步向需求引领生产的产业结构转变,消费向中高端迈进,需要全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展,优质、安全、绿色的粮食产品首先要从种植环节做起。要通过订单收购、优质优价等经营模式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通过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由保障“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转向推动“种粮能赚钱、吃粮促健康”。
    五是由传统的粮油加工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定制化功能型加工转型。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新变化,针对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和功能性食品加工需求,要加快新技术成果在粮食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推动粮食加工业转型升级,增加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供应。当前,无论是履行好保收购、保供应、保安全的兜底职责,还是用新发展理念延伸拓展粮食产业发展的新领域,都需要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全面激发粮食行业转型创新的活力,促进粮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治晋理政总方略,为全省粮食行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新蓝图。我们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主动转型、创新转型、深度转型、全面转型,加快全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为切实增强我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作为。
    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提升粮食安全保障和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能力,为全省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绿色粮食产品上加快山西粮食步伐。
    要在粮食行业转型创新发展,着力构建粮食现代流通体系、粮食产业发展体系、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功能食品品牌建设体系、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走出山西粮食路径。
    要在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快开放合作,实施“山西好粮油行动”;大力推进科技兴粮、人才兴粮中彰显山西粮食气魄。
    要在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推进依法管粮、依法治粮,规范市场,创优发展环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扎紧制度笼子,构筑粮食系统良好的政治生态中交好山西粮食答卷。
    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深入践行“三粮”主题文化,在落实“四靠”要求,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粮食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履行“保供应、惠民生、兜底线,活流通、扩内需、稳增长”中体现山西粮食担当。
    三、紧扣主线、创新思路,扎实做好2017年粮食流通工作
    2017年,是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是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我省粮食工作求突破、上台阶、迈大步的攻坚之年。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筑牢风险底线,认真履行好粮食部门的兜底职责。
    一要守住粮食收购底线。做好粮食收购工作,防止发生大面积农民“卖粮难”,是粮食部门的基本职责。各级粮食部门要科学研判粮食产购形势,提前制订各项应对政策措施。继续完善我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研究制定玉米收储措施,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进一步优化粮食收购库点布局,探索建立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扩大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强化收购市场监督检查,督促收储企业严格落实国家“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和我省粮食收购“八项规定”,坚决防止出现大面积农民“卖粮难”,绝不允许向售粮农民“打白条”。
    二要守住储粮安全底线。做好储备粮安全管理工作是粮食部门的“看家”业务,要以“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精神,管好守住“山西粮仓”。一是健全储备粮管理体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储备粮协同运作的吞吐调节机制。进一步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和布局。完善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和吞吐调节机制,逐步推进地方储备粮购销、轮换进场公开竞价交易机制。二是严格库存粮食监督管理,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储存安全。开展好库存检查和秋季储粮安全检查工作。树立红线意识,全面实施“一规定两守则”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加大《储备粮管理岗位职责》的执行力度,层层做到职责清晰,责任到人,对违纪违规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切实守住不发生重特大粮油储存事故的底线。 

    三要守住保供稳价底线。继续巩固和完善粮食产销合作机制,探索实行“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保证我省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主要品种平衡。做好重要节日市场供应工作,维护市场稳定。完善粮情监测预警系统,健全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预警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全面掌握市场行情,定期向社会发布粮食市场信息。加强统计调查和分析,提高政府决策的精准性。进一步健全粮食应急供应机制,完善应急供应网络,落实成品粮油储备,充分做好粮油应急准备工作。健全军粮供应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军粮供应、应急供应、成品粮油储备、放心粮油、主食产业化“五位一体”融合发展。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供,市场运行平稳。
    四要守住质量安全底线。从量上保证供应,从质上确保安全,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一是组织开展国家和省级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品质测报和国家会检等工作。各市要落实监测经费,开展好市级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品质测报和储备粮库存质量检测,扩大检测范围,发挥市级质检中心的作用。二是着力推进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和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建设,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粮食质量安全属地监管责任落实与责任追究,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三是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省级储备粮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储备粮库存质量安全。四是安排省财政专项资金,对各市挂牌的“放心粮油”配送中心、经销店的粮油产品开展质量抽查,保障城乡居民粮油消费质量安全。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粮食流通体系。
    一是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2017年,各市及有关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标准和规范,对已完工的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项目依据规定程序组织竣工验收、压仓试验,在相关安全指标合格后投入使用,确保设施安全和储粮安全。积极推动粮食仓储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提升管理水平。加大对粮食烘干、整理和质检设施设备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仓储设施功能。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储粮新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
    二是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粮食”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省级粮食管理平台和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粮食交易中心和现货批发市场电子商务信息一体化平台、重点加工企业信息化改造、粮食应急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设。2017年,将重点推进“智能粮库”建设。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是粮食行业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据采集终端、创新应用终端、监督管理终端、社会服务终端”。主要建设内容是省、市储备库粮食出入库管理、粮情测控、储备粮监管、库区安防监控、业务管理等。这是继“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之后,粮食仓储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工程。我们一定要精心规划,务实推进。要明确智能粮库的几个主要功能并制定标准,重点建设。为了避免形成“信息孤岛”,降低建设成本,通用功能的软件尽可能统一开发,硬件也要力求标配。建设智能粮库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坚持实用、管用、好用的原则,不搞大而全、花架子,更不搞形象工程。必须杜绝漏洞、严防腐败,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三是打造省级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为构建我省新型粮食购销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以省级粮油交易中心为核心的覆盖全省的粮食网上电子交易新模式、新机制、新营销网络,并积极向市县延伸,搭建为农服务平台,让基层粮食企业、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进入交易网络。积极引导我省玉米市场化电子交易。今年在我省选择2—3个玉米主产市、县搞试点。
    四是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建设。2017年要积极争取国家计划,在人口大县、产粮大县建立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完善检验检测功能,开展第三方检验检测。各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摸清底子,选择将机构、场地、人员、经费等能够基本保证的人口大县、产粮大县列为备选名单,将质量检测功能向县级延伸,逐步实现“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目标。
    (三)主动精准发力,切实在服务农民服务民生上出实招见实效。
    一是实施“产后服务工程”。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体,支持农业合作社、有实力的粮食经纪人、工商资本联合粮食企业参与,以代储存、代烘干、代质检、代加工、代销售“五代”业务为重点,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新型农业主体和小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建设方式以基层现有粮库为基础,进行功能改造,配置清理、烘干等相应的设备,提升粮食保鲜储存能力,原则上要搞活存量,不再新建库容。2017年将在产粮大县且有收储任务的企业开展第一批试点,根据粮食产量、商品量、布局等需要,每县建设1-2个产后服务中心,给予必要支持。提高市场化收储条件下粮食收购服务水平,服务三农,助农增收。
    二是实施“山西好粮油行动”。以品牌创建为抓手,重点培育面粉、主食、杂粮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争创品牌名牌,提升山西粮油加工业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山西粮油产品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加优质粮食供给,开发功能粮油产品,不断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与国家标准对接,制定我省优质米、面、油等质量品质分类标准,并建立严格的测评体系,定期发布粮油质量信息。市县粮食部门要主动帮助农户、企业等粮食经营主体按标准分等定级,按质销售、按质论价。采取“企业申报、市县推荐、专家评审、社会评价、定期发布”的机制,向全社会推出“山西好粮油”。2017年重点培育面粉、主食、杂粮加工业等10个“晋字号”粮油品牌,参与“中国好粮油行动”,并于“世界粮食日”向社会发布。
    三是实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依托全省现有的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县级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各级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城乡连锁中心店和社区、农村放心粮油销售店及经销店,按照每个市至少发展1家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和1家示范主食厨房,每个市、县至少发展1家示范放心粮油配送中心,每个乡镇(社区)至少发展1家示范放心粮油销售店或经销店的总体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建立联结产销、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质量安全、诚信便民的放心粮油示范供应网络。同时将“放心粮油”网点建设纳入全省应急供应网络体系,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为消费者能买到放心、安全的粮油产品提供终端消费服务。
    (四)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促进粮食加工提质增效。以品牌创建为引领,提升粮油企业的质量、规模和效益,促进粮食加工产品向功能性食品方向发展,增加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供应。提升改造面粉加工业。选择一批面粉和面制主食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打造山西好粮油。开发全麦粉、营养强化粉等多品系专用粉,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重点增强玉米加工转化能力。支持发展玉米精深加工,提高玉米就地转化能力,支持玉米加工企业发展燃料乙醇、多样化玉米食品、玉米淀粉、淀粉糖、氨基酸和优质高效的饲料产品等,延伸产业链、产品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主食产业升级。充分挖掘和弘扬我省特色主食文化,开发多种规模和风味的主食产品。依托省内外粮食科研力量,深入挖掘和利用杂粮产品的功能、药用成分,加强药食同源功能食品的开发应用。提高优、新、特产品的比重,满足多元化膳食的需求,提高山西面食和杂粮主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把粮食产业园区建成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载体,真正形成集基地建设、加工转化、仓储物流、品牌创建、线上线下交易融合发展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功能示范区和产业集群。在小麦主产区重点建设各类专用粉及面制主食的加工产业园区;在玉米主产区重点建设以生产淀粉、淀粉糖、饲料为主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园区;充分发挥我省杂粮优势,在太行山、吕梁山、晋西北杂粮主产区建设杂粮交易中心。扶持一批杂粮加工企业,改善仓储条件和加工工艺,实现向基地建设和功能食品延伸。支持“山西杂粮网”、“美淘村”、“饭中有豆”等粮食电商平台做大做强。与国家战略布局相对接,加快实施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建设规划,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结合国有粮食企业的退城进郊,通过政府适当投资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现代粮食物流项目建设。
    三是开展“优质优价”试点。优质,满足城乡居民日益提升的中高端粮油消费需求;优价,要让种粮农民通过市场增加收入。今年,每个市选择1-2个有条件的粮食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合作入股等方式建设优质粮源基地。试点项目主要以现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以现代化粮食流通为引领,进一步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坚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市场化方向,推动国有粮食企业瘦身健体、固本培元、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做好国有粮食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对于我省国有粮食储备型、加工型、流通型企业,要明确功能定位,分类指导,有针对性的制定改革方案。采取合并、划转、兼并、招商等方式,采用市场、行政和法律手段,有序推动国有粮食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资产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国有粮食企业要积极探索与农资企业、种粮大户、农技部门、加工企业等组建粮食产业联盟,创新管理模式,盘活现有储备、仓房、土地优势资源,激活发展潜力,走出一条集“产、购、储、加、销”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新路子。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深化企业内部用工、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强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五是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缺乏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市场主体,是山西粮食产业短板中的短板。激活国有粮食企业的内生动力,要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粮食产业发展、宏观调控载体建设和国企改制重组,有效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山西粮食资源和市场活力,是山西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年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粮食部门一定要在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上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政策,发挥科技驱动、人才支撑、撬动金融、政策导向的综合作用,支持新型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之时,一定是山西粮食辉煌之日。
    (五)强化保障措施,为粮食流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抓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我们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和尚方宝剑,我们一定要发挥好牵头抓总职能,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做早、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各市2016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目前已完成市级自评、部门评审和省级抽查。下一步,各市县、各有关部门要对照考核任务找差距、补短板,全力做好迎接国家首考准备,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检查和考核,实现首战告捷。要结合今年工作实际,认真总结2016年考核工作的经验,合理制定并下达我省2017年度考核指标任务,突出考核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切实增强责任制考核在保障粮食安全上的制度性权威。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安排,以清单管理推动简政放权,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加强信用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构建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质量检测并驾齐驱格局。加快推进粮食经营者信用体系建设,严格“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大信用信息结果运用,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简化审批申请条件,取消“资信证明”等证明材料,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收购创造更宽松的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发挥我省粮食资源特色优势,面向粮食大市场,主动作为,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发展空间。继续开展“中国粮企山西行”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在粮食产销合作、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品牌创建、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化对外合作。
    四是推进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建立全省科技兴粮协调机构,加快推进省粮油科研所改革,协调支持企业、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举办粮食新技术、新成果培训班,推广新设施、新技术和新装备,提升粮食产业科技水平。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制定人才兴粮发展纲要,加强“粮食人才库”和人才科研团队建设,进一步深化与省内高等院校院所战略合作,建设粮油产品研发中心,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产业生产力。通过项目招标、人才招标等方式,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健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督查问效机制,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四、强化责任、忠诚担当,推动粮食行业全面从严治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省粮食系统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与中央决策部署对表,与先进地区先进工作对标,与国家粮食局部署要求对接,狠抓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粮食流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深化“两学一做”。坚持问题导向,对学习教育进行回顾检视,深入查摆和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组织观念、道德品行、纪律观念、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扎实整改提高,真正把“四讲四有”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粮食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四靠”为抓手,以山西粮食事业的发展蓝图为引领,筑牢山西粮食人的共同理想,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创新载体和方式,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史党风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把党的领导贯穿粮食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用行动展示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增强文化自信。“热爱粮食岗位、敬畏粮食安全、振兴粮食事业”已经成为山西粮食行业的共识,要逐步融入粮食人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在发掘和弘扬优秀粮食文化上下功夫,讲好粮食故事,传播粮食声音,用文化提振行业精气神,激励全行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坚持以上率下,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严肃党内政治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对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各项制度,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强化党内监督。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握监督重点,拓宽监督渠道,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把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到党内监督的全过程,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全系统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要履行好分管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积极压实责任,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严格履行主体责任,配合派驻纪检组的监督工作,全力支持纪检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坚持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两责合力”,形成“双严双实”。
    (三)坚持挺纪在前,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坚持挺纪在前。正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抓苗头,防微杜渐。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坚决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源头上织密制度的笼子,始终保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的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强化廉政教育。深入开展党纪党规教育、警示教育和法治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强化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教育,选树一批廉洁、担当、善于作为的一线同志为正面典型,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引导党员学先进,争先进;用我省近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为警示,教育党员干部警钟长鸣,提高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意识。牢固树立粮食安全底线红线意识。要及时发现党风廉政工作风险点,严肃查处钻国家政策空子,搞空买空卖“转圈粮”以及低收高转、以陈顶新、虚报库存套取粮油贷款和财政补贴等涉粮违纪违法行为,强化对“粮安工程”等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
    (四)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驰而不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密切注意“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紧盯隐形变异问题,对不收手、不收敛,规避组织监督、出入私人会所、违规参加聚会的,一律从严查处。对典型问题要通报曝光,始终保持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高压态势。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和责任倒查制度,对不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的、对发生“四风”严重问题或严重违规违纪问题的、对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的党员干部和单位,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要追究分管领导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对现有制度执行情况“回头看”,实事求是加以修订完善。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13710”制度,进一步推动作风转变。
    (五)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粮食干部队伍。
    强化监督问责。要加强对落实中央和省委、局党组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党员干部盯住不放;对不敢担当、该问责不问责的也要严肃追责。匡正选人用人导向。要坚持好干部标准,确保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注重因事择人,事业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把最合适的人选放到合适的岗位。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强化正向激励,推进干事创业、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建设,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同志们,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粮食流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逐步实现振兴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关键字: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晋ICP备07500137号  晋公网安备14060202000030号